日期:2015.10.08(四)
天氣:晴
行程:
08:00~08:30 松本→新島々駅
08:40~09:38 新島々駅→大正池
09:40~11:30 大正池→田代池→河童橋
11:30~12:40 河童橋
12:40~14:00 河童橋→明神池
14:15~15:05 明神池→河童橋
16:00~17:40 上高地→松本
第三天的行程在出發前還是猶豫不決,準備了兩個方案,一個是上高地,另一個則是乘鞍高原。乘鞍高原的秋色也是相當美麗,除了可以在乘鞍高原周邊健行,還可以搭巴士抵達山頂疊平,挑戰三千公尺以上的登山活動,但是缺點就是巴士不太多,山頂的天氣較難掌控,加上這次帶著父母同行,最後還是選擇較保險的路線上高地。上高地也是我第二次前往,2011年第一次前往時被這天堂般的景色震懾住了,讓我念念不忘,雖然這次無緣見到一整片金黃的落羽松,但這裡的空氣、天空、溪流、樹木皆非常引人入勝。
▼從松本前往上高地,需在松本電鐵搭乘上高地線電車到新島々駅,再從新島々駅搭乘巴士往上高地。
▼上高地線觀光代言人渕東なぎさ桑,19歲、152cm、官網上還有她的介紹,是不是很卡哇意呢?
▼松本電鐵上高地線在第七月台,第六月台是昨天前往信濃大町的大系線。
▼前往上高地的票券是在巴士站購買,巴士在位在松本JR車站的右前方,如果打算前往上高地與乘鞍高原的朋友可以購買二日券,二日券非常划算,等於是買一送一喔!
交通時刻表可以參考如下:
http://www.alpico.co.jp/access/kamikochi/shinshimashima/
▼從松本到新島島站只要半小時,電車上遇到同樣來自台灣自助旅行的朋友,大家寒暄幾句,聊聊行程規劃,感覺一會兒就到達了新島島站。
▼到達新島島站上個廁所出來已經大排長龍了,都是前往上高地的遊客。
▼從松本到上高地來回的票價¥4550。
▼從新島島站搭乘巴士到上高地約一個小時,欣賞著沿途的風光,完全感受不到有這麼長的車程,我們在終點站的前兩站大正池下車,上個廁所之後展開今天的健行。上午不到十點仍然感覺有點冷,但這眼前的景色實在是太迷人了,藍天白雲配著青山綠水,還有小船點綴,美極了!
▼現在位置位於大正池,今日的路線從大正池走到河童橋,再走到明神池,再回到河童橋,大約10公里的路程。
▼1915年6月6日,由於燒岳火山噴發,大量的泥石流將梓川攔截,因此形成大正池。樹木被水淹沒後僅剩下乾枯的樹幹,形成具有夢幻景象一般的枯萎樹木。當被霞光或朝靄所籠罩時,形成夢幻般的景象。加上在天氣晴朗時,燒岳與穗高峰巒倒映在湖面上,是上高地極具代表性的美麗景觀。
▼光在大正池拍照就停留超過15分鐘,跟我們一起下車的遊客們早已往前行,不得不說看到這般的景色就捨不得離去了。
▼加快腳步加速前行,步道非常平整好走,兩旁清澈的小水池還有魚在悠游著。
▼燒岳火山高2455公尺,是鄰近火山群中現在仍然處於活動期的火山。
▼梓川的溪水非常清澈乾淨,看了彷彿就感受到一股清涼。
▼持續在林間健行,非常享受這裡新鮮的空氣。
▼走到這裡為Y字路口,往右走幾步就到了田代池。
▼田代池的形成是由六百山、霞澤岳等山因雨水通過砂礫岩變成土壤中的伏流水湧出的結果。之後因枯萎的植物與土砂堆積池底,進而演變成為現在的濕原。
▼由於有地下湧泉,因此即使在冬天,田代池也不會結冰,但由於霞澤岳不斷注入的泥砂,使得田代池正在逐年縮小,而且池底的枯葉等逐漸堆積,因此有些地方已經變成濕地。
▼奧穗高岳,海拔3190公尺,是飛驒山脈的最高峰,也是日本第三高峰。奧穂高岳,涸澤岳,北穂高岳,前穂高岳,西穂高岳這些山峰合起來稱爲穂高連峰。除了前穂高岳以外主要都在長野縣松本市和岐阜縣高山市的交界上。主峰是奧穂高岳,是長野縣(信州)和岐阜縣(飛驒)的最高峰。也被稱爲「北阿爾卑斯的盟主」。
▼看完田代池往左繼續走來到岔路,一邊是林間步道,另一邊是沿著梓川的步道,我們選擇了梓川步道。
▼看到這麼清澈乾淨的溪水,心情都好起來了,家母還說如果家裡旁邊有這樣豐盛乾淨的水來洗衣服有多好,不愧是勤勞的客家人!
▼田代橋、穗高橋,1998年11月竣工的兩座橋僅被用於運輸長野縣出產的落葉松與絲柏,是考慮到景觀需要而設計的木橋。在田代橋與穗高橋之間,可眺望到成為梓川中心小島的燒岳與穗高嶽的雄偉身姿,景致壯觀。
▼田代橋上兩邊的風光
▼穗高橋上兩邊的風光
▼從田代橋到河童橋大約還有1.5km、20分鐘的路程,可以選擇走梓川兩岸的步道,我們選擇了往河童橋方向左邊的步道前進。
▼六百山(2450公尺)與霞澤岳(2646公尺)
▼位在梓川旁的上高地溫泉酒店,上高地的酒店價格都常昂貴,途中碰到也是來自台灣的一家三口,他們住在上高地一晚就要價¥60000,想要住在這神的故鄉一晚,必須荷包失血。
▼另一家高檔的Lemeiesta Hotel
▼在這樣清幽乾淨的環境中健行,讓人心曠神怡。
▼途中經過一處Weston碑,Walter Weston (1861~1940) 是讓“日本阿爾卑斯”揚名世界的英國人。他從康橋大學畢業後,受英國教會派遣於27歲時首次來到日本,之後作為登山家,征服了日本各地的著名山峰,並將其中的記錄編於《日本阿爾卑斯的登山與探險》一書之中,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。因景點的浮雕受損嚴重,於1965年由佐藤一郎重新製作了現在的浮雕。
▼河童橋就在前方,一般旅行團幾乎都是只在河童橋附近讓旅客逛逛,如果想要更多的時間來親近上高地,享受這般好山好水,建議自由行還是最佳選擇。